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04:11:26
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农民问题与中国革命的关系
对中国农民阶级作了深入的调查和分析,认定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是中国农民革命的主力军,提出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中国民主革命中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心问题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要完成这一任务,就必须发动和依靠农民,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中国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与广大的农民结盟,才能完成任务.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核心问题
中国共产党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
①党在不同的革命时期为解决土地问题而采取的政策原因.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为农民所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和中心内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根本就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因此必须把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作为革命的中心问题来认识,不仅使农民获得土地的使用权,而且要满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使农民拥有自主支配土地和农业生产的权利,扫除农村的封建土地关系,从而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为国家的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创造条件.党在制定农村的土地政策时必须考虑到中国革命的形势和国内阶级矛盾的变化.首先,土地革命属于民主革命范畴,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消灭私有制,因此,应该承认农民对土地的私有权.其次,土地政策的制定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有利于团结革命力量,有利于发展农村生产力.
②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革命时期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中国共产党为了解放农民,壮大革命力量,孤立和打击最主要的敌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逐步制定和完善了符合农村阶级关系和经济状况的土地政策和策略,分别采取两种形式:一是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土地革命政策,变封建地主的土地为农民所有;二是削弱封建剥削制度的减租减息政策.
第一,党成立之初,对中国的土地革命缺乏必要的经验.国民革命时期,由于不具备基本的客观条件和陈独秀右倾的影响,土地革命未能深入开展.国民革命失败后,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1928年中共六大明确规定没收地主阶级的一切土地,确定了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的阶级路线,对富农的策略也有调整,但土地所有权等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第二,在土地革命初期,采取的土地政策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没收一切土地而不只是没收地主土地进行分配,这样没有把地主的土地和富农、中农的土地进行区分,往往造成对富农和中农利益的损害,影响了他们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不利于土地革命的开展.其二,土地所有权属于工农民主政府而不是属于农民个人,这样不符合中国农村的实际和中国的国情,容易侵犯中农利益,不易为广大农民所接受,不利于土地革命战争的顺利进行.1929年4月,在总结赣南土地斗争的基础上,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兴国县《土地法》,将井冈山《土地法》中的“没收一切土地”改为“没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阶级的土地”,这是一个原则性的纠正.随着各根据地土地革命斗争的普遍发展,长期没有解决的土地所有权问题也开始得到解决.到1931年初中国共产党基本形成了一套比较切实可行的土地革命路线和土地分配方法:依靠贫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第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土地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以适当调节各抗日阶级在根据地的经济利益.这一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求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另一方面要求农民交租交息.这是因为:其一,减租减息的根本目的是扶助农民,减轻封建地主经济对农民的剥削,以调动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把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争取到抗日统一战线的联盟内.其二,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大多数地主有抗日的要求,对地主实行减租减息、农民实行交租交息后有利于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阶级矛盾,保障地主的地权、财权和人权.其三,富农是抗日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力量.把富农的生产方式定性为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使富农继续保有它的土地和继续它的生产方式.这一政策既有利于照顾参加抗日的地主、富农的经济利益,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农民的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
第四,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中共中央根据国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发出了《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及时地将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改变为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为了适应革命形势的发展,进一步推动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1947年7月到9月,在刘少奇主持下,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彻底反封建的土地革命纲领,它明确规定: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到1948年秋,大约1亿人口的解放区完成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针对土地改革中出现的“左”的偏差,毛泽东在1947年12月会议上强调,土地改革中必须注意两项基本原则:其一,必须满足贫雇农的要求;其二,必须坚决地团结中农,不要损害中农的利益.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土地改革依靠的阶级路线),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土地改革遵循的总原则),发展农业生产(检验土地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标准).
③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的重大作用.第一,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消灭了封建的生产关系,广大农民获得了政治上和经济上的翻身.第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物质基础.第三,工农联盟得以巩固,推动了农村人民政权的建设.第四,为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发展农业合作经济,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五,广大农村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伴随着基层政权的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农村初步确立.

应该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的 总之有一点 在一个农民人口占大多数的国家进行革命 得不到农民的支持是不会成功的

这论文写出来我得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