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德行第31到40的断句和赏析 仅限一天啊断句请用“/”标出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17:40:00
世说新语德行第31到40的断句和赏析 仅限一天啊断句请用“/”标出

世说新语德行第31到40的断句和赏析 仅限一天啊断句请用“/”标出
世说新语德行第31到40的断句和赏析 仅限一天啊
断句请用“/”标出

世说新语德行第31到40的断句和赏析 仅限一天啊断句请用“/”标出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注:断句,你参照标点看即可,不再一一用“/”标明.只做词语注释、译文以及赏析文字.

31、庾元规不卖的卢
庾公乘马有的卢,或语令卖去①,庾云:“卖之必有买者,即复害其主,宁可不安己而移于他人哉!昔孙叔敖杀两头蛇以为后人,古之美谈②.效之,不亦达乎!”
【注释】
①庾公:庚亮,字元规,任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的卢:马名.马白额人口至齿者名的卢.按迷信说法,这是凶马,它的主人会得祸.
②孙叔敖:春秋时代楚国的令尹.据贾谊《新书》载,孙叔敖小时候在路上看见一条两头蛇,回家哭着对母亲说: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我今天竟看见了.母亲问他蛇在哪里,孙叔敖说:我怕后面的人再见到它,就把它打死埋掉了.他母亲说:你心肠好,一定会好心得好报,不用担心.
【译文】
庾亮驾车的马中有一匹的卢马,有人告诉他,叫他把马卖掉.庾亮说:“卖它,必定有买主,那就还要害那个买主,怎么可以因为对自己不利就转嫁给别人呢!从前孙叔敖打死两头蛇,以保护后面来的人,这件事是古时候人们乐于称道的.我学习他,不也是很旷达的吗!”
【赏析】
庾亮舍己为人或者不愿意损人利己的德行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和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一致的,自己知道的卢马是烈马会害人,随意不会卖掉它再让它去害别人.
32、阮光禄焚车
阮光禄在剡①,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②!”遂婪之.
【注释】
①阮光禄:阮裕,字思旷,任东阳太守,后被召为金紫光禄大夫,不肯就任.不过也因此而用官名称呼他为阮光禄.剡:即第24 则中的剡县.阮裕去职还家,住在剡山.
②何以车为:要车子做什么.“何以……为”是文言文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译文】
光禄大夫阮裕在剡县的时候,曾经有过一辆很好的车,不管谁向他借车,没有不借的.有个人要葬母亲,心想借车,可是不敢开口.阮裕后来听说这件事,叹息说:“我有车,可是让别人不敢借,还要车子做什么呢!”就把车子烧了.
【赏析】
阮裕因为别人不敢向自己借车用,就把车子烧掉了.现代人却常常以让别人畏惧害怕为傲,岂不知有德者不以人惧之为荣,而反以为耻.阮裕真是有德者的典范啊!
33、谢安幼年谏兄
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①.太傅时年七八岁,著青布裤,在兄膝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②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③遂遣之.
【注释】
①令:指县令,一县的行政长官.醇酒:含酒精度高的酒.
②太傅:官名,这里指谢安.谢安,字安石,谢奕的弟弟,后任中书监、录尚书事,进位太保,死后赠太傅.膝边:膝上.”边”是泛向性的,没有确定的方位意义,正像第6 则中的“膝前”一样.谏(jiàn):规劝.念:怜悯;同情.
③容:面容;脸上的神色.阿奴:对幼小者的爱称.这里是哥哥称呼弟弟.
【译文】
谢奕做剡县县令的时候,有一个老头儿犯了法,谢奕就拿醇酒罚他喝,以至醉得很厉害,却还不停罚.谢安当时只有七八岁,穿一条蓝布裤,在他哥哥膝上坐着,劝告说:“哥哥,老人家多么可怜,怎么可以做这种事!”谢奕脸色立刻缓和下来,说道:“你要把他放走吗?”于是就把那个老人打发走了.
【赏析】
这件事说明谢安自由就懂得尊敬老人.真是三岁看老啊!别人做错了事或者犯了罪,惩罚是对的,但是应该有度,不能以惩罚人为乐,这就失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初衷和影友的作用了.
34、谢太傅绝重褚公
谢太傅绝重褚公,常称“褚季野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①
【注释】
①褚(chǔ)公:指褚裒(póu),字季野,曾任兖州刺史,死后赠太傅.《晋书·褚裒传)说:桓彝认为“季野有皮里阳秋”,就是说他虽然口里不说别人的好坏,可是心里是有褒贬的.常:通“尝”,曾经.气:气象,指冷热风雨阴晴等现象.
【译文】
太傅谢安非常敬重褚季野,曾经称颂说:“褚季野虽然口里不说,可是心里明白是非,正像一年四季的气象那样,样样都有.”
【赏析】
这件事起码能够说明两点:第一点是谢安能够识人,他对褚裒的评价是准确的,知道褚裒的优点与缺点;第二点是谢安能够尊重有德有才的人.这两点都是做领导干部的人非常重要的素质与修养.
35、刘惔临终拒绝淫祀
刘尹在郡,临终绵惙,闻阁下词神鼓舞①,正色曰:“莫得淫祀②!”外请杀车中牛祭神,真长答曰:“丘之祷久矣,勿复为烦!”③
【注释】
①刘尹:刘惔(tán),字真长,任丹阳尹,即京都所在地丹阳郡的行政长官.绵惙(chuǒ):气息微弱.指奄奄一息.阁:供神佛的地方.祠:祭祀.是为除病祷告.鼓舞:击鼓舞蹈.这是祭神的一种仪式.
②淫祀:滥行祭祀.不该祭祀而祭祀,即不合礼制的祭祀,叫淫祀.
③车中牛:驾车的牛.晋代常坐牛车,杀驾车的牛来祭祀是常事.丘之祷久矣: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一次,孔子(名丘)得了重病,他的弟子子路请求允许向神祷告,孔子说:“丘之祷久矣”(我早就祷告过了),委婉拒绝了子路的请求.刘惔喜欢老庄之学,纯任自然,所以不想祭神.
【译文】
丹阳尹刘真长在任内,临终奄奄一息之时,听见供神佛的阁下正在击鼓、舞蹈,举行祭祀,就神色严肃地说:“不得滥行祭祀!”属员请求杀掉驾车的牛来祭神,刘真长回答说:“我早就祷告过了,不要再做烦扰人的事!”
【赏析】
刘惔是合格的领导,他对百姓的管理做到了尽职尽责,直到临终依然如此,真是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为官者不扰民,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刘惔却做到了.这真是值得所有为官者深思啊.
36、谢安以身教子
谢公夫人教儿,问太傅:“那得初不见君教儿?”答曰:“我常自教儿①.”
【注释】
①“我常”句:指自己的为人处世,都是儿子所能看到、听到的,可以效法,是一种身教.
【译文】
谢安的夫人教导儿子时,追问太傅谢安:“怎么从来没有见您教导过儿子?”谢安回答说:“我经常以自身言行教导儿子.”
【赏析】
谢安的教育方法叫做身教.俗话说“身教胜于言教”,确实很有道理啊!特别是对于小孩子,他们还处在模仿学习的阶段,“身教”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37、简文帝不以鼠损人
晋简文为抚军时,所坐床上,尘不听拂,见鼠行迹,视以为佳①.有参军见鼠白日行,以手板批杀之,抚军意色不说②.门下起弹,教曰:“鼠被害,尚不能忘怀;今复以鼠损人,无乃不可乎?”③
【注释】
①晋简文:晋简文帝司马昱(yù),即位前封会稽王,任抚军将军,后又进位抚军大将军、丞相,床:坐具.古时候卧具叫床,坐具也叫床.听:听凭;任凭.
②参军;官名,是将军幕府所设的官.手板:即“笏”,下属谒见上司时所拿的狭长板子,上面可以记事.魏晋以来习惯执手板.批杀:打死.说:通“悦”,高兴.按:大概因为不高兴,就有责备,所以下文才说”以鼠损人”.
③门下:门客,贵族家里养的帮闲人物,教:告诉.无乃:恐怕.用来表示语气比较缓和的反问.
【译文】
晋简文帝还在任抚军将军的时候,他坐床上的灰尘不让擦去,见到老鼠在上面走过的脚印,认为很好看.有个参军看见老鼠白天走出来,就拿手板把老鼠打死,抚军为这很不高兴.他的以为门客站起来弹劾(那位参军),抚军教训他的门客说:“老鼠给打死了,尚且不能忘怀;现在又为了一只老鼠去损伤人,恐怕不行吧?”
【赏析】
简文帝喜欢看老鼠脚印,是觉得老鼠在落满灰尘的坐床上踩出的脚印形状很好看,这本身没有什么大意义,因为他的这一喜好被他手下的一位参军破坏了(他敲死了老鼠),而感到很不高兴,这就似乎有点小题大做、玩物丧志的意思了,这本来不是什么好事,不是什么优点.但是他不因此而惩罚那位参军,而他的门客却因此而弹劾那位参军.两相比较就看出简文帝还是有德行的,也是有轻重的,而那位门客则显得既不通情理、不懂轻重,还表现出了溜须拍马谄媚逢迎的劣行.短文通过比较表现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与水平.
38、范宣八岁知始孝
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①.人问:“痛邪?”答曰:“非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耳②.”宣洁行廉约,韩豫章遗绢百匹,不受③;减五十匹,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韩后与范同载,就车中裂二丈与范,云:“人宁可使妇无言邪?”④范笑而受之.
【注释】
①范宜:字宣子,家境贫寒,崇尚儒家经典.居住在豫章郡,后被召为太学博士、散骑郎,推辞不就.挑:挑挖;挖出来.
②“身体”句:语出《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身,躯干.体,头和四肢.
③洁行:品行高洁.廉约:廉洁俭省.韩豫章:韩伯,字康伯,历任豫章太守、丹阳尹、吏部尚书.遗(wèi):赠送.
④言(kūn):裤子.
【译文】
范宣八岁那年,有一次在后园挖菜,无意中伤了手指.就大哭起来.别人问道:“很痛吗?”他回答说:“不是为痛,身体发肤,不敢毁伤,因此才哭呢.”范宣品行高洁,为人清廉俭省,有一次.豫章太守韩康伯送给他一百匹绢,他不肯收下;减到五十匹,还是不接受;这样一路减半,终于减至一匹,他到底还是不肯接受.后来韩康伯邀范宣一起坐车,在车上撕了两丈绢给范宣,说:“一个人难道可以让老婆没有裤子穿吗?”范宣才笑着把绢收下了.
【赏析】
短短的100余字叙述了两件事,一件事表现了范宜的孝道,自己身体受了伤,不是因为疼痛才大哭,而是因为毁伤了自己的“身体”是对父母的不孝;第二件事表现了范宜的清正廉洁,不受私物.《世说新语》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确实是强.
39、王献之首过
王子敬病笃,道家上章,应首过,问子敬由来有何异同得失①.子敬云:“不觉有馀事,唯忆与郗家离婚②.”
【注释】
①王子敬:王献之,字子敬,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信奉五斗米道,“道家”句:道家,本来指一个学术派别,这里指道教,具体指五斗米道,这是一种道教团体,东汉未张陵创立,利用符咒辟邪驱鬼,为人治病.受道的人出五斗米.有病就请道家做章表,写明病人姓名、服罪之意,向上天祷告除难消灾,这叫上章.病人要但白自己的罪过,这叫首过.由来;向来;一向.异同得失:异同和得失是两个们义复词.异同,指异,即和平常不同的;得失,指失,即过失,过错.
②郗家:王献之娶郗昙的女儿为妻,后离婚.
【译文】
王子敬病重,请道家主持上表文祷告,本人应该坦白过错,道家问子敬一向有什么异常和过错.子敬说:“想不起有别的事,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
【赏析】
王献之一生无过,问心无愧.但是至死依然记得与郗家离过婚,大概是想这件事对自己王家的声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或者对郗家及其前妻也造成了伤害.王献之确实做到了心无私利,心无愧怍,他心里只有别人.这种高尚的德行确实不同一般.
40、殷仲堪拾啖饭粒
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食常五碗盘,外无馀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①.虽欲率物,亦缘其性真素②.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③.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④!尔曹其存之⑤!”
【注释】
①殷仲堪: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92 年)任荆州刺史,太元十九、二十年,荆、徐二州水灾.他笃信天师道,生活俭省,可是事神不借钱财.水俭:因水灾而年成不好.俭:歉收.有人以为“值水俭”应断为“值水,俭”,这样断句的话,“俭”应该是“俭朴”的意思.两说都可通.五碗盘:古代南方一种成套食器,由一个托盘和放在其中的五只碗组成,形制较小(参看《文史知识》1991 年第5 期骆晓平文).啖(dàn):吃.
②率物:率人,为人表率.真素:真诚无饰;质朴.
③方州:州.豁(huò):抛弃.时意:时俗.
④常:常态.“焉得”句:意指不能因为登上高枝就抛弃树干,比喻不能因为身居高位就忘掉了做人的根本.
⑤其:表命令、劝告的语气副词,大致可译“还是、要”.
【译文】
殷仲堪就注荆州刺史以后,正遇上水灾歉收,吃饭通常只用五碗盘,除外没有其他荤菜.饭粒掉在盘里或坐席上,马上捡起来吃了.这样做,虽然是想给大家做个好榜样,也是因为他的本性质朴.他常常告诫子侄们说:“不要因为我担任一个州的长官,就认为我把平素的生活习惯抛弃了,现在我的这种习惯并没有变.贫穷是读书人的常态,怎么能做了官就丢掉做人的根本呢!你们要记住我的话!”
【赏析】
殷仲堪的生活节俭是发自内心的,是本性使然.他经常告诫子侄们的话表明,他是一个不忘本的人.人们常说,“富贵移人”,“时位移人”,富贵不忘本的人少之又少,而殷仲堪就是这种少之又少的人中的一个代表.这在现代社会中让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