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特点(详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9 05:11:16
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特点(详细)

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特点(详细)
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特点(详细)

中国古代的民居建筑特点(详细)
名称:平遥古城
  位置: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距省城太原100公里
  平遥古城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县境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其文物古迹之多,价值之高,内容之丰富,为全国县级城市中所罕见.在这座古城的珍贵文物中,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镇国寺万佛殿;有始建于北齐武平二年(571年)的双林寺;有始建于唐显庆二年(657年)的清虚观;有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年)的文庙大成殿;也有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的惠济桥.
  平遥称古陶地,是帝尧的封地.平遥古城原为夯土城垣,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也于军事防御的需要,在原西周旧城埂的基础上扩建为今天的砖石城墙.
  平遥古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且城.它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由于县城的建立,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内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日升昌”的创立,在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性质的新型金融业,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和金融肌体中然生成.
  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城内及近郊古建筑中的珍品,也大多保存完好,它们同属平遥古城现存历史文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同为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平遥县城墙.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 一座城城墙.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城周辟门六道,东西各二,南北各一.东西诈外又筑以瓮城,以利防守.城墙上原有料敌台楼九 十西座,城门上原建城楼,四角处还有角楼,已大多残坏,唯城墙依然如故.城内街道、市楼、商店等还保留原有形制.是研究我国明代县城建置 的实物资料.位于太原市西南的平遥县是全国仅存的4座完整古城之一.该景点完整无损,并于墙内建筑浑于一体,具有旅游和鉴赏价值.古城南与介休市 接壤,北于祁县相邻,是大运公路必经之地,交通十分便利,古城内各种服务齐备,各种名吃、店铺独具特色,城外宾馆、酒家、商场一应具全. 平遥牛肉以其纯、真、鲜美名扬神洲.
  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报告以对平遥古城的评语为: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2011-8-13 13: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