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科学家的感人故事,200-300字,通俗易懂的最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短篇,不要太长,谢谢(要蛮感人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0 15:49:48
求一篇科学家的感人故事,200-300字,通俗易懂的最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短篇,不要太长,谢谢(要蛮感人啊)

求一篇科学家的感人故事,200-300字,通俗易懂的最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短篇,不要太长,谢谢(要蛮感人啊)
求一篇科学家的感人故事,200-300字,通俗易懂的
最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短篇,不要太长,
谢谢(要蛮感人啊)

求一篇科学家的感人故事,200-300字,通俗易懂的最好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短篇,不要太长,谢谢(要蛮感人啊)
加拿大物理科学家斯罗廷
那是在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前夕的关键时候.一天,加拿大著名科学家斯罗廷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拿起螺丝刀,聚精会神地研究用螺丝刀在轨道上将两块铀对合的临界质量.突然,他只觉得手中一滑,螺丝刀出人意料地掉落到地上,刹那间,两块铀发出了可怕的眩光,眼看就要滑到一起.在常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个极小的意外,但是,这位科学家明白,从物理学的原理分析,两块铀合成一块大于临界质量的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可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原子分裂式的爆炸,是“微型原子弹”爆炸.
这种可怕的爆炸就要发生的一刹那,斯罗廷头脑冷静,临危不慌,他用自己那双灵巧而有力的手,迅速果断地掰开了那两块即将滑到一起的铀块,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核爆炸.
由于斯罗廷的果断行动,试验室里价值连城的精密设备保住了,一起参加研究的同事们得救了,可是,著名的科学家斯罗廷却因此受到了致命的核辐射.9天以后,这位正在参加重要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带着痛苦的微笑离开了人间.他用生命奠基了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
斯罗廷的行动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为了表彰这位科学家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赞誉他是“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全部展开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收起

最惊魂的一刻——歹徒的枪顶在头上
对于援津中国医疗队的医生们来说,遭歹徒武装抢劫无疑是他们今年遇到的最大一件事。
今年4月9日晚上7点多钟,正准备去医疗队队长房间上网的曾医生,影影绰绰地看到两个人影在走道里闪过。曾医生当时还想,怎么津巴人找中国医生看病都找到住处来了?没等他反应过来,歹徒的枪已经顶在了他的头上。
不过,曾医生是幸运的,在歹徒们还没来得及翻他的抽屉...

全部展开

最惊魂的一刻——歹徒的枪顶在头上
对于援津中国医疗队的医生们来说,遭歹徒武装抢劫无疑是他们今年遇到的最大一件事。
今年4月9日晚上7点多钟,正准备去医疗队队长房间上网的曾医生,影影绰绰地看到两个人影在走道里闪过。曾医生当时还想,怎么津巴人找中国医生看病都找到住处来了?没等他反应过来,歹徒的枪已经顶在了他的头上。
不过,曾医生是幸运的,在歹徒们还没来得及翻他的抽屉时,警察已经闻讯赶到。否则,不用说放在曾医生抽屉里的那数千美元辛苦挣来的工资会丧失殆尽,就连曾医生的安全也很难说。原来,是医疗队驻地的黑人花工在看到歹徒后及时逃出院子去报了警。
这次遭劫给援津中国医生心理造成了难以消除的阴影。从那以后,只要下班,医生们就会马上回家,关上门窗挂上警报,再也不去外面散步了。
最艰难的抉择——劫后余生决定留任
工资低、安全缺乏相应保障,是在津工作的中国医生们所面临的最突出困难。医生和护士们跳槽的跳槽,届满回国的回国,医务人员匮乏已经开始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了。明年,曾医生在津援助的任期将要届满,就在他可以圆满回国的时候,负责招聘援津医生的中国医疗队队长找到了他。
队长坦言现在从国内招医生赴津工作很困难,即使新医生来了,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当地的工作环境。他希望经验丰富的曾医生能留下,提携新来的医生,让他们尽快适应援外工作。这使曾医生陷入了是走还是留的矛盾中。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权衡,曾医生毅然地作出了决定——留任。
最大的文化差异——津医生没手套拒查病人,中国医生为救人口对口呼吸
津巴布韦的艾滋病患者多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哈拉雷医院里到底有多大比例的艾滋病患者没人能说清,因为根据当地法律,患者是不是艾滋病患者属于个人隐私,连给他治病的医生也没权询问。因此,长期以来,当地医生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如果一时医用手套用完了,医生可以拒绝给病人检查身体,拒绝给病人手术,就是看着病人死去也完全可以不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津医院里工作的中国医生经常会为了救人一命而忘乎自身。最近,一名今年7月刚赴津工作的女医生在救治一个呼吸困难的新生儿时,进行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事后,平日温文尔雅的曾医生急得大骂女医生,“你知道那婴儿是不是艾滋病?”这名刚到哈拉雷工作的女医生委屈地说:“我在国内时经常这么做。忙起来就一下子就忘了艾滋病的问题了。”
如今,除了小心翼翼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曾医生又多了一项使命,尽快教会那些新近赴津工作的中国医生保护自己。
中国国际救援队:地震灾区的夜很长
《世界新闻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 翔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这是巴国自建国以来发生的强度最大的地震。一瞬间,多少房屋坍塌,多少百姓无家可归。10月9日,应巴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了中国国际救援队迅速飞抵了巴地震灾区,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作为第一支到达巴基斯坦地震重灾区巴拉考特的国际救援队,中国救援队迅速展开了全面的搜救排查和医疗救助工作,队员们忘我的工作精神感动了无数当地群众。记者在灾区听到他们对救援队评价最多的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果然名不虚传”、“中国医生水平就是高”。
救援队员的一个夜晚
11月2日晚上9点,夜幕中的巴拉考特,来自北京武警总医院的第二批中国国际救援队员们在劳累了一天后正要准备休息。就在这时,一位巴居民抱着他年仅8个月的孩子阿卜杜拉来到中国救援队营地。经过简单的问诊,小孩已腹泻3天,发烧1天。“会不会是霍乱?”儿科医生王军立即抱起孩子向500米外的流动医院跑去,检验科的刘爱兵医师则拿起检验试剂紧随其后。还好,在流动医院为孩子进行全面体检和粪便微生物学检
查后,小孩得的只是单纯腹泻。把小孩送走后,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
正当队员们准备回营地时,一名怀孕6个月的巴妇女又因剧烈呕吐和腹痛来到了流动医院。经过两位队员的简单检查,病人确诊有急腹症症状,还有肾结石。不巧,这几种病和这两位医生的专业都不对口,怎么办?刘爱兵立即想到了营地中妇产科专家席梅和普外科专家蔡晓军。刘爱兵迅速跑回营地,两位医生已经钻进睡袋准备休息了,听此情况二话不说穿上衣服马上奔向医院。考虑到可能需要补液治疗,护士冉敏也跟了上来。
经过检查,排除了妇产科和普外科方面的疾病,那么孕妇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最后,还是刘爱兵医师的检验结果为大家提供了最后明确的诊断:尿中酮体强阳性。原来,孕妇已经多日没有进食,饥饿引起了这些症状。队员们立即为她输液,补充了大量液体和营养素。当孕妇的治疗结束时,已经是3日凌晨5点了。
流动医院里的孤儿
11月7日,有人给流动医院外科抱来了一个2个月大的婴儿,当时婴儿的臀部及腹股沟大面积湿疹,粪便沾满了婴儿的臀部及背部。据抱他来的邻居说,婴儿的父母在地震中丧生,这是一个孤儿。因此,在外科登记本上队员为他写下了名字——丢丢。随后,白晓东主任仔细检查后确诊婴儿为重度脱水伴有左臀部轻度组织感染。
接下来,该为婴儿清洗身体了。护师陈晓阳将婴儿抱在怀里,高歌和管晓萍护士长打来了热水为婴儿清洁粪便,擦洗身体。整个过程中,我们的医护人员丝毫没有嫌弃婴儿身上有污物,而是像母亲一样照顾着小丢丢。她们给婴儿清洗后,为了缓解他的饥饿,就用注射器抽出葡萄糖水
一滴一滴地喂给他,就这样丢丢安静地躺在护士们的怀里,他安详而满足的表情,似乎在说:谢谢你们,中国阿姨。
无私的坚强之手
《世界新闻报》驻泰国记者吴若蕾
时隔去年印度洋海啸已近一年,当时受灾最严重的泰国正在逐渐走出灾难的阴影。在这一年中,作为泰国的友好近邻,中国政府和各界人士对泰国提供了无私的援助。12月21日,本报记者对中国驻泰国大使张九桓进行了独家专访,聆听了张大使亲眼所见的几件有关中国救援队的感人故事。
面对恶臭,中国救援队员不戴口罩
张大使在介绍我们年轻的救援队员时,始终流露出满意的神情和自豪感。他介绍说,在去年海啸发生的第一时间,中国使馆就派出了一支救援队到普吉岛。“我国还派出了DNA鉴定组,他们都是很年轻的科学家,他们受到专家和各界的好评。”张大使自豪地说。
2005年1月1日,张大使去普吉岛两个寺庙探望在那里工作的中国DNA鉴定小组成员。“我刚进寺门就闻到一股强烈的恶臭。当时工作人员马上递给我口罩,让我穿上防护衣,但即使如此,也抵不住因天气高温、经过海水浸泡、已经变形发黑、腐烂的尸体臭气。”但是,当张大使见到我们的小组成员在上千具尸体面前神态从容、没戴口罩地进行检验时,“我赶紧扯下了我的口罩”……
关键时刻,中国年轻一代挺得住
当天晚上,张大使一行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调派更多的人员去灾区。“作为一个领导,我当时不发愁没有人去承担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张大使介绍说,这是因为许多同志都争先恐后地要争着去,有的同志还主动提出要替已经在那里工作一天的同志去。
张大使还特意提到了一个人,他是政治新闻处的李达飞同志。虽然他已经在海啸灾区工作了整整一天,但他依然坚决请求再派他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要知道,大灾后必有大疫,灾区的传染病很多,如果去就有随时染上传染病的危险。其实,像李达飞一样的人还很多。“所以对这次救
援工作,我们不仅救助了中国公民、帮助了泰国的救灾工作,而且使我们的队伍得到了难得的锻炼,可以说是三丰收。事实证明,我们的年轻一代,关键时刻挺得住!”

收起

最艰难的抉择——劫后余生决定留任
工资低、安全缺乏相应保障,是在津工作的中国医生们所面临的最突出困难。医生和护士们跳槽的跳槽,届满回国的回国,医务人员匮乏已经开始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了。明年,曾医生在津援助的任期将要届满,就在他可以圆满回国的时候,负责招聘援津医生的中国医疗队队长找到了他。
队长坦言现在从国内招医生赴津工作很困难,即使新医生来了,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当地的工作环...

全部展开

最艰难的抉择——劫后余生决定留任
工资低、安全缺乏相应保障,是在津工作的中国医生们所面临的最突出困难。医生和护士们跳槽的跳槽,届满回国的回国,医务人员匮乏已经开始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了。明年,曾医生在津援助的任期将要届满,就在他可以圆满回国的时候,负责招聘援津医生的中国医疗队队长找到了他。
队长坦言现在从国内招医生赴津工作很困难,即使新医生来了,短时间内也很难适应当地的工作环境。他希望经验丰富的曾医生能留下,提携新来的医生,让他们尽快适应援外工作。这使曾医生陷入了是走还是留的矛盾中。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和权衡,曾医生毅然地作出了决定——留任。
最大的文化差异——津医生没手套拒查病人,中国医生为救人口对口呼吸
津巴布韦的艾滋病患者多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哈拉雷医院里到底有多大比例的艾滋病患者没人能说清,因为根据当地法律,患者是不是艾滋病患者属于个人隐私,连给他治病的医生也没权询问。因此,长期以来,当地医生形成了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如果一时医用手套用完了,医生可以拒绝给病人检查身体,拒绝给病人手术,就是看着病人死去也完全可以不管。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津医院里工作的中国医生经常会为了救人一命而忘乎自身。最近,一名今年7月刚赴津工作的女医生在救治一个呼吸困难的新生儿时,进行了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事后,平日温文尔雅的曾医生急得大骂女医生,“你知道那婴儿是不是艾滋病?”这名刚到哈拉雷工作的女医生委屈地说:“我在国内时经常这么做。忙起来就一下子就忘了艾滋病的问题了。”
如今,除了小心翼翼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曾医生又多了一项使命,尽快教会那些新近赴津工作的中国医生保护自己。
中国国际救援队:地震灾区的夜很长
《世界新闻报》驻巴基斯坦记者 陈 翔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这是巴国自建国以来发生的强度最大的地震。一瞬间,多少房屋坍塌,多少百姓无家可归。10月9日,应巴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遣了中国国际救援队迅速飞抵了巴地震灾区,实施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作为第一支到达巴基斯坦地震重灾区巴拉考特的国际救援队,中国救援队迅速展开了全面的搜救排查和医疗救助工作,队员们忘我的工作精神感动了无数当地群众。记者在灾区听到他们对救援队评价最多的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果然名不虚传”、“中国医生水平就是高”。
救援队员的一个夜晚
11月2日晚上9点,夜幕中的巴拉考特,来自北京武警总医院的第二批中国国际救援队员们在劳累了一天后正要准备休息。就在这时,一位巴居民抱着他年仅8个月的孩子阿卜杜拉来到中国救援队营地。经过简单的问诊,小孩已腹泻3天,发烧1天。“会不会是霍乱?”儿科医生王军立即抱起孩子向500米外的流动医院跑去,检验科的刘爱兵医师则拿起检验试剂紧随其后。还好,在流动医院为孩子进行全面体检和粪便微生物学检
查后,小孩得的只是单纯腹泻。把小孩送走后,已经是晚上10点半了。
正当队员们准备回营地时,一名怀孕6个月的巴妇女又因剧烈呕吐和腹痛来到了流动医院。经过两位队员的简单检查,病人确诊有急腹症症状,还有肾结石。不巧,这几种病和这两位医生的专业都不对口,怎么办?刘爱兵立即想到了营地中妇产科专家席梅和普外科专家蔡晓军。刘爱兵迅速跑回营地,两位医生已经钻进睡袋准备休息了,听此情况二话不说穿上衣服马上奔向医院。考虑到可能需要补液治疗,护士冉敏也跟了上来。
经过检查,排除了妇产科和普外科方面的疾病,那么孕妇到底得的是什么病呢?最后,还是刘爱兵医师的检验结果为大家提供了最后明确的诊断:尿中酮体强阳性。原来,孕妇已经多日没有进食,饥饿引起了这些症状。队员们立即为她输液,补充了大量液体和营养素。当孕妇的治疗结束时,已经是3日凌晨5点了。
关键时刻,中国年轻一代挺得住
当天晚上,张大使一行马上召开紧急会议,决定调派更多的人员去灾区。“作为一个领导,我当时不发愁没有人去承担最艰苦、最危险的工作”,张大使介绍说,这是因为许多同志都争先恐后地要争着去,有的同志还主动提出要替已经在那里工作一天的同志去。
张大使还特意提到了一个人,他是政治新闻处的李达飞同志。虽然他已经在海啸灾区工作了整整一天,但他依然坚决请求再派他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要知道,大灾后必有大疫,灾区的传染病很多,如果去就有随时染上传染病的危险。其实,像李达飞一样的人还很多。“所以对这次救
援工作,我们不仅救助了中国公民、帮助了泰国的救灾工作,而且使我们的队伍得到了难得的锻炼,可以说是三丰收。事实证明,我们的年轻一代,关键时刻挺得住!”
加拿大物理科学家斯罗廷
那是在第一颗原子弹研制成功前夕的关键时候。一天,加拿大著名科学家斯罗廷像往常一样来到实验室,拿起螺丝刀,聚精会神地研究用螺丝刀在轨道上将两块铀对合的临界质量。突然,他只觉得手中一滑,螺丝刀出人意料地掉落到地上,刹那间,两块铀发出了可怕的眩光,眼看就要滑到一起。在常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个极小的意外,但是,这位科学家明白,从物理学的原理分析,两块铀合成一块大于临界质量的铀时,就会发生爆炸。这可不是一般的爆炸,而是原子分裂式的爆炸,是“微型原子弹”爆炸。
这种可怕的爆炸就要发生的一刹那,斯罗廷头脑冷静,临危不慌,他用自己那双灵巧而有力的手,迅速果断地掰开了那两块即将滑到一起的铀块,避免了一场毁灭性的核爆炸。
由于斯罗廷的果断行动,试验室里价值连城的精密设备保住了,一起参加研究的同事们得救了,可是,著名的科学家斯罗廷却因此受到了致命的核辐射。9天以后,这位正在参加重要研究项目的科学家带着痛苦的微笑离开了人间。他用生命奠基了自己所从事的神圣事业。
斯罗廷的行动在科学家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为了表彰这位科学家大无畏的献身精神,赞誉他是“用双手掰开原子弹的人”。

1898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可勒尔(AntoineHenriBecquerel)发现含铀矿物能放射出一种神秘射线,但未能揭示出这种射线的奥秘。玛丽和她的丈夫彼埃尔·居里(Pierrecurie)共同承担了研究这种射线的工作。他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对沥青铀矿进行分离和分析,终于在1898年7月和12月先后发现两种新元素。

收起

八岁的时候阿尔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

全部展开

八岁的时候阿尔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