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苦难为话题的文章关于历史文人的苦难屈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4 22:33:41
以苦难为话题的文章关于历史文人的苦难屈原...

以苦难为话题的文章关于历史文人的苦难屈原...
以苦难为话题的文章
关于历史文人的苦难
屈原...

以苦难为话题的文章关于历史文人的苦难屈原...
原创
社会苦难的反思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观
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十九世纪俄国文学殿堂里无与伦比的艺术大师,在其文学的世界中以其梦魇般的笔触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令人惊恐、战栗、窒息、压抑、绝望的现实,如同白夜里绽放了一朵令人眩晕的黑色之花,闪烁着阴郁与寒冷的光华.他将其苦难的生命体验和绝望的灵魂存在恶狠狠地压碎,然后压榨成其独有的艺术汁液,汲满艺术之笔的容囊,疯狂般的将其倾斜而出.于是,俄国文学的天空刹那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暴雨如注.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他手中的笔,摧残了其绝望而苦难的生命,也是以其生命的毁灭为代价,拉开了现代派文学舞台的序幕……
苦难的诱因
任何生命的顿悟都不会是一蹴而就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是对生命的深刻体验:出生在一个破落的军医之家,过着贫病交加、饥寒交迫的生活,一生差不多都在债主逼债的境遇中度过,受博利叶空想社会主义和别林斯基民主革命思想影响,带着不甘被嘲笑的强烈自尊,怀着对穷人和不幸者的深刻同情,以及对自由和人类幸福的向往,加入了彼得拉谢夫斯基进步团体,1849年,他和此革命小组中的另20名成员被判处死刑,临刑前一刹那沙皇谕旨,免去死刑,改服苦役和兵役,前后十年西伯利亚流放生活的残酷迫害,使他原来就有的癫痫病更加加重,生活更加苦难……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是与苦难结伴而行的一生,肉体与精神的折磨伴随了他一生.刑场枪决的刹那,赦免的诏令从天而至.死亡的体验以及存在的偶然与幻灭,无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中留下了一道至深至巨的沟印.十年的流放生涯,痛苦的经历,又巩固和拉深了这道沟痕,这一道灵魂的创伤,对他,是终生都难以抚平与愈合的,而且,这种创伤的存在并不是静止的,它随着时光的流逝,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心中渐渐成为时常躁动与喧嚣的梦魇,扩散成笼罩其整个生命与灵魂的毒雾.无法想象终生都伴随着这种梦魇生活,也同样无法想象这种存在的艰难与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于是分裂,心理于是畸形,然而,更让人无法想象的是他还要用一种正常的生活姿态来遮掩这种分裂与畸形.其痛之深,其苦之巨,是怎样的难以想象?一生的苦难磨蚀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原先的少年意气,却为他提供了别人所缺乏的写作题材,亲见和亲历痛苦,让他从一个居高临下的同情者的地位骤降为一个并肩受苦的人,在苦难中陀思妥耶夫斯基开始寻找人类苦难的根源并探寻可以拯救人类的苦难救赎之路,这样的沉思造就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世界文坛独特而巨大的声誉.
苦难的解读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处女作《穷人》中,他最早看到贫穷是引发苦难的一个诱因.杰渥式庚同瓦尔瓦拉之间的通信和对话之所以能够进行下去正是因为贫穷问题,它是苦难的外在诱因.作者在描述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时,深刻的揭示了造成苦难的内在原因:腐朽的社会体制.杰渥式庚从17岁起便在衙门里勤勤恳恳工作,30年过去了,别的那些善于钻营拍马或玩弄诡计的人,都一个个升上去了,可他仍然呆在老地方.正是因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才造成小人物的贫穷和苦难.
《穷人》中的主人公杰渥式庚已经在开始思考了,思考的一个契机是因为怜悯而产生的爱,也包括被怜爱.他突然强烈地爱上了一个同样贫困交加,比他年轻得多的弱女子瓦尔瓦拉,正是对她的怜爱引发了他的思考,他开始萌生起一种自我意识,知道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认识到“就算我外表上没有出众的地方,没有风度,没有气派,然而我毕竟是一个人,拿我的心灵和思想来说,我是一个人.” 他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得属于自己的那块面包,“那虽然只是一块普通的面包,甚至又干又硬,然而这是我劳动得来的,我吃它是合法的,无可指摘的!”如果陀思妥耶夫斯基不让杰渥式庚有这样的情感发出内心,那么,贫穷就仅仅是贫穷本身,还算不上苦难.
在经历“死亡”和苦役,经历了“炼狱中的生活”和精神上的极度孤独之后,我们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死屋手记》与《地下室手记》中,才发现他获得了一种“新的视角”(舍斯托夫语),“才开始从死反观生,从痛苦反观希望,从‘地下室’来看‘地上的芸芸众生’.”他努力挣脱 “死屋”,然而他离开了“死屋”才发现:人还被更大的、更内在的、植根于人本性的“地下室”包围着.这时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已不仅仅是关注弱势群体,而是将笔触伸向所有人的苦难,不仅是注意外在环境引起的不幸,而是更注意潜伏在人性深处、人的本性中的不幸.“魔鬼同上帝在进行斗争,而斗争的战场就是人心.”人心的煎熬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来说才是真正的苦难所在,是人的良知和善良本性对于一切人的不幸与遭难的反应,是有人的良知参与其中的祸事灾难,是一种强烈的不安、颤抖和无力感.
苦难的解脱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在这条路上苦苦寻觅过.对于解脱他有两种出路:生或死,而且都做了深刻的思考.
第一种声音是肯定死亡,否定希望,摒弃一切想象的诗意的美化与安慰,正是这种美化和安慰使我们习惯于那些可爱的诗人们对人类生存的危险和恐惧的掩饰.在他的作品中,“自杀”是个不断出现的意象,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中的斯维德里盖洛夫、《卡拉玛佐夫兄弟》中的德米特里、《群魔》中的基里洛夫等等人,或者没有找到在这种困境中活下去的理由,或者他们相信根本就没有理由如此荒唐地活下去,于是,只有自杀.古罗马散文家、博物学家普里尼(Pliny)说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想把“人生”拖到最后.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优厚的财富就是:“在适当的时候死”,自杀是人的自决能力的极致,这就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谓的“理性的自杀”.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看来死亡是脱离苦难最直接的选择.可是人不能都怀着如此悲观的念头,也不可能人人都去自杀,那就要找到替代自杀的救赎.
陀氏作品中的第二种声音,即真正的来自“天国”的声音,它向我们显示了不同于死亡的因素,即另一种现实,另一种本质:人的良知.尽管人类生活处处有战争和苦难、卑辱与伪善,但总是还有另外的东西存在,那就是人面对上帝的良心和能力.即使良心也会引领我们穿越痛苦和死亡的恐惧,导致不幸与罪责,但它终究会使我们摆脱孤独而无法忍受的无意义状态,使我们进入与意义、本质和永恒的关系之中.这种对苦难的救赎精神体现在索尼娅(《罪与罚》)和梅思金公爵(《白痴》)的信念中.索尼娅(《罪与罚》)在苦难和不幸中坚持福音书的精神,她不顾拉斯柯尔尼科夫对自己的冷漠无情,却以自己受难不幸的爱终于感化了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冷酷,让他可以“俯下身去,怀着欢乐和幸福的爱心亲吻了那片肮脏的大地”.梅思金公爵(《白痴》)则是带着童贞般圣洁的“痴心”进入了一个苦难的世界,他显示给苦难世界中的人们以爱心,他对菲里波芙娜和罗果静一样给予深切的同情,他没有把罗果静看作是“情敌”,而是同样流着泪亲吻罗果静,这绝非人的自然意志能达到的,“你们的仇敌,你们要爱他;恨你们的,要待他好;咒诅你们的,要为他祝福;凌辱你们的,要为他祷告.”陀思妥耶夫斯基认为这个至善至爱的象征才是俄国未来的希望.
陀思妥耶夫斯基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变动之中,他一直有意识地努力以自己的作品来表现这种变动,来探索处在这种变动中人们心灵的最深处.在陀氏所有的作品中始终渗透着一种宗教的、渴求永恒的精神维度,这一维度对于中国人来说是相对陌生的,我们无法抗拒它们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却又经常会受到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的限制,理解这样的价值信念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有相当的困难的,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绝不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陀思妥耶夫斯基用一生来寻找摆脱生存困境的道路,寻找苦难的救赎之路,他对于摆脱人本困境给出的答案,与其说是为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毋宁说是为活着的人们提供了更多思考的空间,任何个体的受难都是一件私人化的事情,而陀氏的苦难救赎之路,无论你认同与否,都需要个体生命的经历!
参考书目:
1、《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故事总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
2、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3、何怀宏:《道德•上帝与人》,新华出版社
4、《卡拉玛佐夫兄弟》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5、雅斯贝尔斯:《人的历史》,见《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6、董尚文:《圣爱与反抗》,见《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一期
7、《卡拉玛佐夫兄弟》,前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8、《圣经•路加福音》
9、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10、参马利坦:《人与人类的处境》,见《哲学译丛》,1963年第十期
11、杜宗义:《小人物悲惨命运和高尚情操的真实写照——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
12、秦得儒:《〈罪与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
13、考夫曼编著《存在主义--从陀思妥耶夫斯基到萨特》,陈鼓应、孟祥森、刘崎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14、《地下室手记》,刘凯译,收入《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
15、王圣思“《地下室手记》和存在主义小说”,见《外国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
16、卢那察尔斯基“思想家和艺术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见《论文学》,蒋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
17、王婷婷 《同行于苦难的救赎之路——史铁生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苦难观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