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病句类型 每种病句要10个句子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5 16:52:36
8种病句类型 每种病句要10个句子

8种病句类型 每种病句要10个句子
8种病句类型 每种病句要10个句子

8种病句类型 每种病句要10个句子
一、语序不当
1、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2、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3、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4、你刚才提到的那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种类: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特别是副词、连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4、递进关系复句中的逻辑顺序.
例如
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学业就会被停止.
4、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5、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6、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7、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
8、数千名战士进行拉网式搜寻,找到的飞机残骸才一吨多,死难者竟然找不到一个完整的肢体.
9、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照章执行.
10、看着他们出拳、踢腿的动作,谁能相信他们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11、这届人代会对如何有效地行使人大代表监督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12、泥石流常常淤埋农田,冲毁桥梁、涵洞、渠道,使河水泛滥成灾,甚至堵塞河道,阻隔交通,破坏力极大.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
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
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三、成分残缺
1、缺主语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3、缺宾语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5、关联词语残缺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四、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2、谓语多余
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3、宾语多余
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4、附加成份多余
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五、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2、语句杂糅
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六、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2、句子歧义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七、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3、强加因果
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4、否定失当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例如1、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2、这位战士受伤后被抬到后方,陷入昏迷中.医生断定他可能会牺牲,便通知后勤部门做一副棺材,准备收殓.
3、我基本上把不良的学习习惯完全改过来了.
4、经过刻苦学习,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5、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条件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才获得成功的.
我们只讲过这七类 如果需要课件可以留下邮箱

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谓语、宾语)
1、缺主语。例如:
通过学习,使找提高了认识。
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小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2、缺谓语。例如:
我们识别足非的能力。
中国人民止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强国。
3、缺宾语。例如:
大会提出”情况变了怎么办”
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

全部展开

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谓语、宾语)
1、缺主语。例如:
通过学习,使找提高了认识。
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小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2、缺谓语。例如:
我们识别足非的能力。
中国人民止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强国。
3、缺宾语。例如:
大会提出”情况变了怎么办”
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矿人商品。
4、缺定语,这种语病较为少风,但也还是没有,例如:
让大学生自谋职业,让大学生们自己去开拓生活,实在是个好办法。
(句中的“开拓”不能直接支配“生活”,中间应加个定语,如“新的”、“自己的”之类,不仅“开拓……生活”是如此,类比一下,”开拓……世界”开拓……境界”、“开拓……局面”、“开拓……天地”、“开拓……领域”等无不如此。)
②指代不明(他她它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出现歧义。例如:
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 十分高兴。(“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孩子们, 也可指李大伯。)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 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提着黑色提包”的可指“张原”,也可指“老人”。)
③前后矛盾(包括否定词过多导致的语义错误以及误用词语的褒贬含义)
1、黄昏时分,朝霞染红了半个天空。

2、国庆前夕,学校组织我们去广州东方乐园春游。

3、今天早上下了一天的雨。

4、秋风送爽,阳光明媚,我们排着队浩浩荡荡地向目的地出发,路边的树木一动也不动,像是在欢迎我们。


5、北风吹来,冰封的湖面上漾起了一圈圈波纹。

6、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合格的现象。

7、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8、我今天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④语序不当
1、语序不当
a、成分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词
d、形容词或形容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年多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练。
多项关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 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常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B.分句次序不当。例如: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在勇的革命烈士,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正确次序: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复句中分句之间有先后轻重、缓急、大小、 因果等关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列分句。
C.词序不当。例如:
王亲切地走到我跟前。向我说“要当心! ”(“亲切地”应移到“说”前。)
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改为“内容和形式”)
2、前后脱节。例如:
《水浒传》,景阳岗上武松打虎的事是大家都知道的。 (句中“《水浒传》”同后面脱节,应把逗号改为“中”)
3、格式杂糅。一句话说到半截,又变成另一种说法, 造成两种说法的杂糅。例如:
我校同学1991年的人情消费比1988年的平均花费相比, 增加了近一倍。(句中“比......相比”是两种格式, 一种是“同.....相比”,一种是“比......增加”,可选用一种格式。)
⑤搭配不当(多为关联词语)
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
中学则代的那些问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我的身体、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2、动宾搭配不当。例如:
清明前后,xx部队派了800多人次,参加郊区植树劳动。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3、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4、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个问题。
5、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司马文华的立场站得很牢固,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
6、主宾搭配不当。例如:
只靠关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8、一个成分内部的相关成分搭配不当。例如:
同时,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本身也成了我国文苑中珍宝。
⑥表意不明
1、多义词引起歧义。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 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例如:
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可指颜色,也可指色情而言。)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可指“回忆”,也可指“打算、希望”。)
2、多音词引起歧义。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 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就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 例如:
这个人好说话。(“好”可读“hao4”,指爱好,喜欢; 也可读“hao3”是“易于、便于”的意思,但书面反映不出来,故存在歧义。)
这人头发长得怪。(“长”可读“chang2”,指长度大;也可读“zhang3”是“生长”的意思。书面也有歧义。)
3、同音词引起歧义。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 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 (书面表达上没歧义)例如:
这是致癌物质。这是治癌物质。(“致、治”都“zhi4”听起来有不同理解,口头表达有歧义。)
产品全部合格。产品全不合格。(“部、不”都读“bu4”,听起来意思正好相反。)
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歧义。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 在语法结构上划分不同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89全国高考题:“我要炒肉丝”。(“炒肉丝”, 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炒肉丝”也可理解为是一菜名,是一个名词。)
咬死了猎人的狗。 (此短语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也可理解为偏正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
5、语义不明引起歧义。说话中某些词或短语语义不明确,也会引起歧义。例如: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加点短语可指章太炎所著的书,也可指章太炎所收藏的书。)
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可指医生,也可指病人。)
6、指代不明出现歧义。例如:
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 十分高兴。(“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孩子们, 也可指李大伯。)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 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提着黑色提包”的可指“张原”,也可指“老人”。)
⑦不合逻辑
、更替概念。例如:
在会上,大家都谈了自己对学校的看法,看来, 大家的希望不一致。
(句子前边用了“看法”后边换成了“希望”包含在“看法”当中,那就应当把“看来”改为“不过”。)
2、前后矛盾。例如:
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
夜,寂静无声,只有雨滴在嘀嘀嗒嗒地响着。
3、判断不成立。判断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断定, 如果断定不了,判断就不成立,这个判断就不起作用。例如:
a.青年从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b.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植物的主要产区。
(a的“青年人”不是“时期”,二者不能组成一个判断。“青年人”可改为“青年”,最好改为“青年时期”b的“红壤”是一种土壤,不是“产区”、“红壤”要改为“红壤区”。)
4、多次否定引起混乱。例如:
难道能否定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吗?
尘土太厚,这又怎能不让卫生检查团的人不皱眉头呢?
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鼓舞着画家和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艺工作者”为大概念不能与小概念“画家”并列。)
他的书籍里装满了书。有文艺书、历史书、政治书、画片、杂志等。(“文艺书”为大概念,不能与下面小概念并列。)
6、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配搭不当。
“好坏”、“高低”、“是否”、 “多少”这一类词兼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 这类词语只能和含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其它词语搭配,如果只顾一方面,而忽视了加一方面, 就会造成判断不当的错误。例如:
能否做好教学工作, 决定于老师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前面“能否”为两个方面, 后面“有”只一个方面,不配搭。)
对科技人员强调专,是不是可以忽视他们的红呢? 还要不要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呢?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要不要”包含着两个方面, “是肯定的”只是一个方面,前后不配搭。)
7、条件关系用错,条件结果关系颠倒。
在复合判断中,有充分条件判断、必要条件判断、 充要必要条件判断、相容的和不相容的判断。在使用这些判断中, 要恰当运用,否则就会产生错误。例如:
只要刻苦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 “刻苦努力学习”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条件关系用错。)
陈小宇同学今天没来上课,一定是病了。 (没来上课的原因较多,不一定是病了判断条件不充足。)
只有提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 实行责任制。
(条件和结果颠倒)
8、强加因果关系
一件事的产生,总是有它的前因后果。 如果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那就是强加的。例如:
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 (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并不一定是“重视了产品质量”, 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在前一阶段外语学习中,由于我重视了读、写练习, 因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⑧意思重复(前面已经明确的后面又讲了一遍)
1、重复。重复大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例如:
a.他能评上三好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学习,热心为集体服务而评上的。
b.玲玲用不干净、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a的主语里有“评上”,谓语里也有前后重复,后边的“而评上的”可删掉。b的定语“不干净”和“没有”消毒在语意上重复,这里只用一个就行了。)
2、成分多余。例如:
他举起右手,用手从头上摘下帽子,用手拿在手里, 吹了吹帽子上的尘土。
听了小宋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李芳。
http://www.fgzx.cn/wangxiao/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3

收起

一、语序不当
1、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2、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3、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4、你刚才提到的那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种类: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特别...

全部展开

一、语序不当
1、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2、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寒战。
3、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4、你刚才提到的那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种类:
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3、虚词(特别是副词、连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4、递进关系复句中的逻辑顺序。
例如
1、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2、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3、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学业就会被停止。
4、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5、现代自然科学,不是单单研究一个个现象,一个个事物,而是研究事物、现象的变化、发展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6、要是一篇作品里的观点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
7、对于自己的路,我们在探索着,我们在判断着,我们在寻找着,我们在思考着。
8、数千名战士进行拉网式搜寻,找到的飞机残骸才一吨多,死难者竟然找不到一个完整的肢体。
9、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该完善和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照章执行。
10、看着他们出拳、踢腿的动作,谁能相信他们竟是年逾古稀,甚至年过花甲的老人呢?
11、这届人代会对如何有效地行使人大代表监督权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
12、泥石流常常淤埋农田,冲毁桥梁、涵洞、渠道,使河水泛滥成灾,甚至堵塞河道,阻隔交通,破坏力极大。
二、搭配不当
1、主谓搭配不当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
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2、动宾搭配不当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
“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
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
“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4、主宾搭配不当 我们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农业和工业会成为发达的国家。
最近一段时间,中科院以及北大、清华等学府纷纷出台自己的学术戒律,力图在学术腐败成风的情况下,廓清弥漫在学术及科研领域的道德。
5、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只有好好学习,学习成绩就能大幅度提高。
三、成分残缺
1、缺主语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2、缺谓语
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3、缺宾语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
4、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
5、关联词语残缺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
四、成分赘余
1、主语多余
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2、谓语多余
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
3、宾语多余
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4、附加成份多余
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五、结构混乱
1、句式杂糅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
2、语句杂糅
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六、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2、句子歧义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
七、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2、范围不清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
3、强加因果
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
4、否定失当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例如1、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2、这位战士受伤后被抬到后方,陷入昏迷中。医生断定他可能会牺牲,便通知后勤部门做一副棺材,准备收殓。
3、我基本上把不良的学习习惯完全改过来了。
4、经过刻苦学习,期末考试,他6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5、凡在科学研究上有杰出成就的人,不少是在客观条件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经过顽强刻苦的努力下才获得成功的。
我们只讲过这七类 如果需要课件可以留下邮箱
①成分残缺(缺少主语、谓语、宾语)
1、缺主语。例如:
通过学习,使找提高了认识。
由于曹雪芹所处的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小能不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2、缺谓语。例如:
我们识别足非的能力。
中国人民止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强国。
3、缺宾语。例如:
大会提出”情况变了怎么办”
北京市百货大楼从市场需要出发,不断矿人商品。
4、缺定语,这种语病较为少风,但也还是没有,例如:
让大学生自谋职业,让大学生们自己去开拓生活,实在是个好办法。
(句中的“开拓”不能直接支配“生活”,中间应加个定语,如“新的”、“自己的”之类,不仅“开拓……生活”是如此,类比一下,”开拓……世界”开拓……境界”、“开拓……局面”、“开拓……天地”、“开拓……领域”等无不如此。)
②指代不明(他她它指代不明)
指代不明出现歧义。例如:
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 十分高兴。(“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孩子们, 也可指李大伯。)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 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提着黑色提包”的可指“张原”,也可指“老人”。)
③前后矛盾(包括否定词过多导致的语义错误以及误用词语的褒贬含义)
1、黄昏时分,朝霞染红了半个天空。

2、国庆前夕,学校组织我们去广州东方乐园春游。

3、今天早上下了一天的雨。

4、秋风送爽,阳光明媚,我们排着队浩浩荡荡地向目的地出发,路边的树木一动也不动,像是在欢迎我们。


5、北风吹来,冰封的湖面上漾起了一圈圈波纹。

6、这学期,我们班差不多根本没有考试不合格的现象。

7、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8、我今天的作业基本上全部完成了。
④语序不当
1、语序不当
a、成分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多项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
a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b、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c、动词或动词短词
d、形容词或形容短语
e、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年多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练。
多项关语次序不当,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
a、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b、表时间或处所的
c、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
d.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 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常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B.分句次序不当。例如: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在勇的革命烈士,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
正确次序: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 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复句中分句之间有先后轻重、缓急、大小、 因果等关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排列分句。
C.词序不当。例如:
王亲切地走到我跟前。向我说“要当心! ”(“亲切地”应移到“说”前。)
思想和语言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改为“内容和形式”)
2、前后脱节。例如:
《水浒传》,景阳岗上武松打虎的事是大家都知道的。 (句中“《水浒传》”同后面脱节,应把逗号改为“中”)
3、格式杂糅。一句话说到半截,又变成另一种说法, 造成两种说法的杂糅。例如:
我校同学1991年的人情消费比1988年的平均花费相比, 增加了近一倍。(句中“比......相比”是两种格式, 一种是“同.....相比”,一种是“比......增加”,可选用一种格式。)
⑤搭配不当(多为关联词语)
1、主谓搭配不当,例如:
中学则代的那些问学的愉快笑容和爽朗的歌声,至今还在我的耳边回响。我的身体、业务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2、动宾搭配不当。例如:
清明前后,xx部队派了800多人次,参加郊区植树劳动。我们应该接受大家的意见,改进工作中的错误和缺点。
3、定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在通往机场的大街两旁站满了数万名欢送的人群4、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只要稍微深思一下,就会理解这个问题。
5、补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例如:
司马文华的立场站得很牢固,感情也表现得很丰满。
6、主宾搭配不当。例如:
只靠关卡压,而不做思想工作,不给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工作态度。
7、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例如:
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8、一个成分内部的相关成分搭配不当。例如:
同时,那些水平优越,译文精美的译本身也成了我国文苑中珍宝。
⑥表意不明
1、多义词引起歧义。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 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例如:
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可指颜色,也可指色情而言。)
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 (“想”可指“回忆”,也可指“打算、希望”。)
2、多音词引起歧义。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 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就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 例如:
这个人好说话。(“好”可读“hao4”,指爱好,喜欢; 也可读“hao3”是“易于、便于”的意思,但书面反映不出来,故存在歧义。)
这人头发长得怪。(“长”可读“chang2”,指长度大;也可读“zhang3”是“生长”的意思。书面也有歧义。)
3、同音词引起歧义。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 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述时可能产生歧义。 (书面表达上没歧义)例如:
这是致癌物质。这是治癌物质。(“致、治”都“zhi4”听起来有不同理解,口头表达有歧义。)
产品全部合格。产品全不合格。(“部、不”都读“bu4”,听起来意思正好相反。)
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歧义。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 在语法结构上划分不同就会产生歧义。例如:
89全国高考题:“我要炒肉丝”。(“炒肉丝”, 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炒肉丝”也可理解为是一菜名,是一个名词。)
咬死了猎人的狗。 (此短语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也可理解为偏正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
5、语义不明引起歧义。说话中某些词或短语语义不明确,也会引起歧义。例如:
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加点短语可指章太炎所著的书,也可指章太炎所收藏的书。)
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可指医生,也可指病人。)
6、指代不明出现歧义。例如:
孩子们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 十分高兴。(“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孩子们, 也可指李大伯。)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 手里提着一个黑色提包。(“提着黑色提包”的可指“张原”,也可指“老人”。)
⑦不合逻辑
、更替概念。例如:
在会上,大家都谈了自己对学校的看法,看来, 大家的希望不一致。
(句子前边用了“看法”后边换成了“希望”包含在“看法”当中,那就应当把“看来”改为“不过”。)
2、前后矛盾。例如:
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
夜,寂静无声,只有雨滴在嘀嘀嗒嗒地响着。
3、判断不成立。判断是对客观事物进行断定, 如果断定不了,判断就不成立,这个判断就不起作用。例如:
a.青年从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
b.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植物的主要产区。
(a的“青年人”不是“时期”,二者不能组成一个判断。“青年人”可改为“青年”,最好改为“青年时期”b的“红壤”是一种土壤,不是“产区”、“红壤”要改为“红壤区”。)
4、多次否定引起混乱。例如:
难道能否定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吗?
尘土太厚,这又怎能不让卫生检查团的人不皱眉头呢?
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鼓舞着画家和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艺工作者”为大概念不能与小概念“画家”并列。)
他的书籍里装满了书。有文艺书、历史书、政治书、画片、杂志等。(“文艺书”为大概念,不能与下面小概念并列。)
6、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配搭不当。
“好坏”、“高低”、“是否”、 “多少”这一类词兼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 这类词语只能和含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其它词语搭配,如果只顾一方面,而忽视了加一方面, 就会造成判断不当的错误。例如:
能否做好教学工作, 决定于老师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前面“能否”为两个方面, 后面“有”只一个方面,不配搭。)
对科技人员强调专,是不是可以忽视他们的红呢? 还要不要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呢?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要不要”包含着两个方面, “是肯定的”只是一个方面,前后不配搭。)
7、条件关系用错,条件结果关系颠倒。
在复合判断中,有充分条件判断、必要条件判断、 充要必要条件判断、相容的和不相容的判断。在使用这些判断中, 要恰当运用,否则就会产生错误。例如:
只要刻苦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 “刻苦努力学习”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条件关系用错。)
陈小宇同学今天没来上课,一定是病了。 (没来上课的原因较多,不一定是病了判断条件不充足。)
只有提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 实行责任制。
(条件和结果颠倒)
8、强加因果关系
一件事的产生,总是有它的前因后果。 如果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那就是强加的。例如:
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 (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并不一定是“重视了产品质量”, 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在前一阶段外语学习中,由于我重视了读、写练习, 因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⑧意思重复(前面已经明确的后面又讲了一遍)
1、重复。重复大都是粗心大意造成的。例如:
a.他能评上三好生的原因是因为他努力学习,热心为集体服务而评上的。
b.玲玲用不干净、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 (a的主语里有“评上”,谓语里也有前后重复,后边的“而评上的”可删掉。b的定语“不干净”和“没有”消毒在语意上重复,这里只用一个就行了。)
2、成分多余。例如:
他举起右手,用手从头上摘下帽子,用手拿在手里, 吹了吹帽子上的尘土。
听了小宋的介绍,我在心里真是由衷地感谢李芳。
http://www.fgzx.cn/wangxiao/ShowArticle.asp?ArticleID=773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