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辩论材料、戏说历史弊大于利.急求、求犀利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23:21:04
求辩论材料、戏说历史弊大于利.急求、求犀利

求辩论材料、戏说历史弊大于利.急求、求犀利
求辩论材料、戏说历史弊大于利.急求、求犀利

求辩论材料、戏说历史弊大于利.急求、求犀利
我觉得虽然戏说历史有利于普及国民历史的缺失,但是过多的戏说颠倒是非黑白,对待史学态度的不严谨是不可取的.
下面是几个例子:
(戏说历史带来的弊端,伤害先贤后人的情感,不尊重;造成人们对历史人物的误解,传播错误的观念)
历史经过一系列恶作剧式的戏说:风流倜傥的皇帝救民水火,侠肝义胆的勇士充斥私欲,建功立业的栋梁男盗女娼,卖国求荣的汉奸侠骨柔情,江山社稷维系在颦笑之间,民族大义演化为一己私仇,国家利益让位于争风吃醋,正义与邪恶、英雄与败类、公德与私欲、良知与无耻都被重新诠释,社会公认的历史观价值观遭受颠覆,隐藏在偶然背后的必然性不见了,历史成了一堆杂乱的毫无理性的无聊噱头.在某些改编过的经典作品中,原著成了无关紧要的皮囊,名著不可动摇的文化精髓被弃如敝屣,他们借名著为幌子,另起炉灶,从微言大义中“开掘”出一些血腥、畸变、甜腻或荒诞不经的情节,在惊世骇俗的“发展”、“丰富”和“创新”中,名著被涂改得面目全非,受到了残忍的阉割、肢解和毁灭性破坏,经典的价值和神韵荡然无存.

北宋有一个叫杨继业(亦名杨业)的将军,原为北汉建雄军节度使;汉亡归宋,因军功任云州节度使;后随潘仁美(亦名潘美)击契丹,兵败受伤被俘,绝食而死.潘杨是上下级关系,同为北宋名将功臣,并无冤仇,潘也并未故意陷害杨家.但在历史小说故事《杨家将》中,却把潘写成奸臣,设奸计害死了杨家父子.这对潘仁美来说,是一个大冤案;杨业一生膝下只有一子,名杨昭(亦名杨延昭).但在《杨家将》中,他竟一下子冒出来七个儿子,而且个个都是英勇无比,都是大宋的忠臣英烈.孙子杨宗保所娶山大王的女儿穆桂英,更是武艺高强,一匹桃花马,一把大刀,所向披糜.男人们都为国捐躯了,还有“十二寡妇”在,百岁老妪佘太君亲自挂帅,带领他们披挂出征,保住了大宋江山,等等.杨家一门忠烈的故事确实感人,但一查历史,全无历史实据.

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大体也是如此.《三国演义》的人物,在历史上大都确有其人,但其故事情节,大都是假的.什么诸葛亮借东风、空城计,什么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基本上都是凭空虚构.据某教授讲,曹操倒是搞过一次空城计,但罗贯中却把它移植到了诸葛亮身上.在三国的历史上,曹操是一位大诗人、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且生活俭朴,为政清廉,颇具改革精神,但在《三国演义》中,却被塑造成了一个阴险狡诈的古今第一大奸臣,大坏蛋.关羽不仅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大字不识几个,而且是个好色之徒,因其死得较早,其功绩、人品皆不在赵云之上;但罗贯中却把他塑造成了一个在一群美女中正襟危尘、夜读《春秋》的柳下惠、大学者;后来更被人们加工吹嘘成了与孔圣人比肩匹配的武圣人;不仅能保地方平安,而且还能保佑商人发财.

前不久电视剧《霍元甲》的官司,就是因为《霍》的族人认为该《霍》剧歪曲、丑化了他们的先人而引起的.荒唐的是,霍家族人竟然在所谓“艺术”的诡辩及“无法律依据”困境中将官司打输了,既令人啼笑皆非,又感悲哀和无奈!

电视剧《洪武三十二》,之前一直觉得选陈山聪来饰演朱允炆很不恰当.他的表情极容易尖锐凶狠,大约是奸角演得太过深入人心之故,与宽容温和的建文帝相差甚远.后来才明白这是为了洗清朱棣而铺路.剧中的建文帝,冲动急进、无甚主见,最离谱的是,竟然会派人去刺杀朱棣!须知道,如果建文帝真的愿意这么做,历史便全然不是今天这样.建文帝之败,正在于他不愿杀燕王.东昌一役,盛庸大败燕军,若不是建文帝顾念亲情,早有圣谕不可杀燕王,朱棣早已回天乏术.正因为建文帝存了仁心,这才丢掉了属于自己的社稷.纵虎归山,后患无穷.政治游戏,向来如此.对于当年需要装疯卖傻才能从南京逃回北平的朱棣来说,更是深知此中道理.所以结局他仅因一个婴孩而放弃追杀出逃的建文帝,并获徐皇后盛赞仁厚此段,实在是匪夷所思.

要说学历史的弊端,还是要说什么?